2022-10-18 09:32:01
湖南云台山彩虹滑道 茶旅集团玻璃吊桥 云台山茶旅集团玻璃栈道 湖南云台山茶旅集团广场舞比赛 https://www.sohu.com/a/584111436_99973931
文/月光琉璃
图/来源网络,与文无关,侵删
网上关于人民日报发的#停止内耗的9个建议#瞬间冲上热搜,点赞达7千多,转发达10万。观看达2亿。
内耗更像是无形的风,会突然吹倒我们本就脆弱的意志。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在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忙碌的同时,精神上的疲惫和内心上的压抑已然达到了需要发泄的顶峰。
情绪的内耗,时光的流逝,健康的损失,这些困扰都频繁的碾压着我们脆弱的神经。
有位作家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正是成年人日渐成熟与完美的过程。
正如明代思想家王明阳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让心安住在当下,不辜负时光,不贩卖健康,不纠结内耗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不辜负时光
莎士比亚这样说:凭着日规上潜私的阴影,你也能知道时间在偷偷地走向亘古。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古人总是能恰当表达对消失光阴的惋惜之情,这些流走不见的永恒终将成为经典流传。
《失乐园》的作者弥尔顿是一位牧师,同时他还是摄政官秘书和联邦秘书。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争分夺秒利用零散的时间坚持读书,成为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弥尔顿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
50岁的马斯克在时间管理上更是做到了极致。
他把一天分成一系列的5分钟使用,甚至吃饭都控制在5分钟之内。
为了减少无效社交,他坚持要求下属使用邮件沟通。
格外珍惜时间的人,终将会有所建树。
他们把时间花费在哪里,哪里必会结出硕果。
正如叔本华说:普通人只想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虽然我们不能增加时间的长度,但可以高效的利用时间,就能增加时间的宽度,更加充实生活。
不负时间,不负岁月。才能让人生丰富多彩,刻上光阴的痕迹。
著名画家齐白石,擅长画虾、小鸡,牡丹、菊花、大白菜皆神形兼具,生动鲜活。
传说,他在85岁那年的一天上午,接连写了四幅条幅。
且在上方题诗: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陈师道说过: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热爱生活的人,对时间也格外的珍惜,一日闲适也会觉得浪费了光阴。
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年幼时才思敏捷,勤奋努力。
12岁就考上进士,并且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利用碎片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留给后人做借鉴。
为了不辜负时间,他奇思妙想,做了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只要一翻身,它就会滚动,人就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此枕被后人称做“警枕”。
如此不负光阴,最终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国家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正如春上村树说:也许,不负光阴就是最好的努力,而努力就是最好的自己。
请在清浅慢走的光阴里把有限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
生命也会随着时光的厚重而辉煌灿烂!
不贩卖健康
没有健康一切都是零,而运动是对健康的最好诠释!
《吕氏春秋·尽数》有言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流水和户枢在不停的运动之间,抵御了外界的侵蚀,而保持了清澈和灵活。
身体也要处在运动之中,才会有生机,才会鲜活有精力。
那位来自加拿大75岁的网红奶奶Joan,是一名健身博主,在Ins上拥有150万粉丝。
看着Joan在视频里健硕的身材,饱满的精神,很难和一个曾经疾病缠身的老人关联起来。
2017年,她的健康亮起红灯,疾病让她痛苦不堪。
就在Joan71岁生日之前,医生告诉她,因为病情进一步恶化,必须要把药物剂量加倍。
此时,做健身教练的女儿让Joan坚持运动。同时每天按时吃饭,注重营养搭配,避免高胆固醇的食物。
起初每一次运动的尝试都是气喘吁吁,困难重重,让她产生了放弃的念头。然而在女儿的鼓励和支持,Joan坚持了下来,一个月后,她瘦了4.5公斤!
几个月后,Joan的药物清单被削减了一半。
随着运动的持续,Joan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心情很开朗,皱纹也减少了。
Joan说:这不是魔法,这是可以享受的工作。如果没有运动,我今天就不会在这里,现在的我再也不想回到过去。
正如达芬奇说的那样: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运动不止,生命才能不息。
也看过网友的分享很是感慨:
网友的姑夫家境贫穷,聪明好学,自学书法,被聘为中学书法老师。
教书法20多年,学生们频频获得奖项。上世纪90年代末创办学校,凭借一手好书法,赚了不菲的财富。
但是,就在春风得意时,却因操劳过度,心梗猝死。
年轻时,姑夫是最能吃辛苦的。他认为年轻透支点健康没什么,等有钱了,再过安稳的日子。可是,随着钱越来越多之际,健康也每况愈下。
姑夫也说:年轻的时候,我是用命去换钱;但到了现在,我却要用更多的钱去换命。但再多的钱,都已经换不回健康了!
任何一种资源都是有定数的,一味的透支,终有一天会枯竭。
这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有得必有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唯一能做的是珍惜当下拥有的健康,保持运动。
健康是养出来的,不是用金钱可以贩卖得到的。
健康就像时间一样宝贵,一但失去,便不再回头。
不纠结内耗
罗翔曾这样说:我们很多时候觉得我们抓的牌实在太差了,但是再差的牌你都应该打下去。因为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你就这么打着打着,最后居然还赢了。
我们总把没抓到人生好牌,做为借口。遇到问题总是逃避,不能积极的去解决,一昧的徘徊在低沉的情绪里走不出来。甚至躺平,放任自流从此一蹶不振。
心理学上有则跳蚤效应:
生物学家在玻璃杯中放一只跳蚤,跳蚤很容易就跳了出来,然后将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跳蚤一次次跳起,又一次次被盖子弹回。
一周之后,即使生物学家取下盖子,跳蚤也跳不出来了。
遭遇一次次挫折的打击,就失去了前进的勇气和自信。
即使出口就在眼前,也摆烂躺平,不去努力。
网上流行的一句话说:你过得太闲,才有时间执着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解决内耗的最好办法是想到立刻去做,行动在路上,思维就会随着行动去转。
《秋园》作者杨本芬暮年丧母之后十分痛苦,她时常想起曾经母亲走过的岁月。
一次杨本芬读到野夫写的《江上的母亲》,并连续看了两遍,深深沉尽在书中悲伤的情节里,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愿望,也写一部关于母亲的书。
此时已是花甲之年的杨本芬并没想太多,在女儿家里狭窄的厨房里,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
局促的空间里,她坐在一张矮凳上,用另一个稍高的凳子当桌,开始了写书。
她在做家务的空闲时间,做饭的间隙,想到了就立刻写下来。
2020年刚好80岁时,她出版了《秋园》,作品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发行了13000册,豆瓣评分高达8.9。
事情一想全是困难,只要立刻行动起来所有的困难和问题就不攻自破了。
杨本芬也说:写作的过程温暖了我心底深处的悲凉。
只有行动起来,生活才会变得有意义。
内耗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思想总是比行动勤快,只在原地打转纠结,就产生了内耗。
无节制的内耗,不仅折磨了身体,更虚度了时光。停止内耗,也是与自己和解并接纳不完美的人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那么不要为一手烂牌而抱怨,继续打下去,一定会逆袭成功!
若杉在《停止内耗过一个不累的人生》书中写到:每个人都需要那么一段时间去了解自己,处理与自我的关系。然后重新上路,带着对前路满满的信心,一刻不停地奔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随着不同的阶段有所改变,这是一个自我更新完善的过程。
尼采曾说过:如果世界上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愿我们都能在风雨飘摇中,坚定不屈的前行,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只要不停止努力的脚步,哪怕再不堪的生活,也会出现奇迹。
往后余生,愿每一个成年人都能够不负光阴,不负健康,不再内耗,活出精彩的自己。
请相信,自己就是下一个人生中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