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5天新增感染者万余人:疫情拐点难预测,目前处于“围堵阶段”

2022-11-15 12:37:23

九牛资源网 https://www.9nw.vip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徐婷婷孔天骄实习记者刘静怡

2022年11月11日0时至24时,广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94例,其中435例为本土无症状转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921例。广州单日新增感染者突破3000例,5天累计新增感染者突破10000人。

11月6日晚的广州琶洲方舱医院。南方PLUS图。

暴发地为高度聚集的城中村

此轮疫情暴发集中于广州市海珠区。11月9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2555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海珠区单日新增2369例,占比达到92.7%。

由于高度聚集的产业,这一区域汇集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11月3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张周斌在发布会上表示,海珠区新增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客村、康乐、鹭江片区的城中村,这些城中村人口密集,空间狭窄:“这个片区由于产业高度聚集,汇聚了大量人口,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量超过10万人,且村内握手楼多,内部多为小街窄巷,整个区域空气流通不畅。”

海珠区于11月10日晚发布最新通告,自11月11日0时至11月13日24时,进一步强化全域疫情防控。通告要求强化社区管控,所有市民原则上居家;通告明确将强化交通管控,地铁、公交、出租车、网约车暂停服务。

11月11日,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谭晓东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对于这类区域,严格封控是关键,而对于感染者来说,仍然要注意预防重症和其它基础性疾病的急性发作。

疫情拐点很难预测

“广州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张屹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称。

除海珠区外,广州荔湾区和番禺区疫情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后续仍旧存在社区扩散风险。11月10日,张屹介绍,荔湾区近两天新增感染者主要集中在站前街、西村街。此外,在龙津、桥中等街发现零星阳性个案,感染来源尚不明确,活动轨迹多,社区传播风险较高。

谭晓东教授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此次广州疫情可能持续多久仍旧很难预测。那么,通常情况下防疫拐点何时到来?“防疫管控效果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严格执行,会在2-3个传染期里出现,一个传染期即5-7天。”谭晓东教授表示。

广州疫情防控处于“围堵阶段”

“按照传染病的防控策略,目前广州正处在围堵阶段。”谭晓东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本轮疫情中广州遭遇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对此,广州坚持精准防疫政策,“管控区域条件成熟一个解封一个”。

自11月7日开始,海珠区对重点区域启用抗原检测,开展居家自测。11月10日,荔湾区开展了全覆盖“抗原+核酸筛查”。向全区居民发放500万份抗原试剂,请居民每天自检,尽早发现潜在传染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切断传染途径和预防进一步的扩散。广州现在的做法符合这一策略,相信他们会集中全部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谭晓东教授表示。

专家建议早和准,以快制快

武汉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授宇传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新近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是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极快、传播极其隐匿性(无症状、轻症者居多)的新冠毒株,目前周边的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每天新增确诊都是在3-6万左右徘徊,因此防控难度在前期基础上又有所增强。城中村的医疗条件及就医意识相对薄弱,当发现阳性病人时,可能已经在该地传播了一段时间。”

“只有以快制快的果断防控措施才有可能及时扑灭疫情。”宇传华建议,一是加强城中村人员的流动管理。特别是近期疫情复杂的时期,尽量减少外出与人员聚集。二是发挥大数据作用,一旦识别出灰码红码人员,需尽早对这些人员出行加强管理。三是提高每个人的个人防护意识(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社交距离)。积极配合当地防疫人员做好核酸检测等事宜。四是,在转运和集中方仓医院中,防止交叉感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西工新闻网版权所有